陕西省商南县初级中学 范丽娜
摘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在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而且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虽然中学师生关系整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中学师生关系的调查研究,分析中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关键词:师生关系 中学教育 中学教师
一、中学师生关系的现状
师生关系是区别于其他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特殊关系,只存在于教育中的师生之间。现代的中学师生关系主要由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和道德关系四个方面组成,所以以自身为例,从以下四点来分析现代中学师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既包含师生之间以知识为纽带的文化共享,也包括着“教与学”的两种行为的高度依赖。在现代教学中,师生教学关系上并未形成“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仍然是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有多媒体的辅助,但是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主体作用,并未能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统一发挥。
其次,师生间的心理关系是由师生间的实际交往来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然而中学生可塑性强,但处于青春期,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主观上不愿意积极的和老师沟通;部分老师也有“师者为上”的心态,不愿意耐心与学生沟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师生间心理关系的发展和融洽。
最后,从中学师生间的个人关系和道德关系上方面来看,我国德育工作开展顺利,鼓舞学生从德育、智育等全面发展,中学师生交往活动丰富,比如学校各项活动的展开或者每年两次的运动会等等,师生关系融洽。
二、师生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传统师生关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培训、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的指导,这种关系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本质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全面发展的整体关怀,将学生的身心分离。教师与学生只在课堂进行知识的传授与接收,课后互不理睬,导致师生关系过于疏远。
2、教师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师德就是道德规范,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任何教育性的活动中都必须服从和遵照。现代中学教育中,教师师德建设仍有待加强。还有一些教师在经济利益的驱逐下,接收学生的礼物,或者收取家长的贿赂,对某些学生加以“关心”和“照顾”,引起其他的学生的不满,败坏了教师的名誉和校风。
3、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大的愉悦莫过于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师为了分数,为了个人荣誉,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漠视学生的生命健康与人格尊严,不惜挥动自己手中的教鞭,屡屡造成对学生身体的伤害。这些行为归根到底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教育机制尚不健全
社会、学校未能创造好的条件来营造舆论氛围,人们的教育观念仍待改进。学校没有着重灌输依法治国的章程,各项制度还不够健全,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师生之间发展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团队的整个队伍素质和师德水平、能力方面,仍需要一个明确的规范来作为标准,教师观念尚未转变,未能跟随社会发展的进程。
针对传统教育中出现的师生关系扭曲的现象,教师应该积极寻找问题,探寻出改进师生关系的策略方针,创建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获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怎么样积极地顺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我国的基础性教育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应从积极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工会1997年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