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英南学校 李倩倩
音乐形象是音乐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可以是人物、动物、自然景观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感受音乐形象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感受音乐形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成为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小学生的特点
1、好奇心强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感受音乐形象。
2、想象力丰富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场景,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3、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干扰。在音乐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4、认知水平有限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一些抽象的音乐概念和表现手法难以理解。在音乐教学中,需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音乐作品。
二、影响小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的因素
1、音乐作品的选择
音乐作品的选择直接影响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音乐作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2、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会影响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等,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形象。
3、教师的引导
教师的引导在小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感受音乐形象。
4、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也会对小学生感受音乐形象产生影响。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听音乐、参加音乐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三、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形象感受的方法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小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音乐形象。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可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视频等,让小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2、运用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形象。例如,在教学《动物狂欢节》这首乐曲时,可以通过播放动物的图片、视频等,让小学生感受动物的形象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所描绘的动物狂欢的场景。
3、引导体验
引导体验是一种让小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音乐形象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小鼓响咚咚》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敲打小鼓等方式,感受小鼓的声音和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所描绘的小鼓的形象。
4、开展音乐活动
开展音乐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形象。例如,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时,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舞蹈表演等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场景。
5、培养想象力
培养想象力是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形象感受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根据音乐作品所描绘的场景,创造出自己的音乐形象。例如,在欣赏《在松花江上》这首曲子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了解这首歌中唱出九一八事变以为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侵略者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怒。让学生对不同时代的作品、不同音乐家的艺术风格加以了解,这将对想象力的培养有着极大地帮助。
6、加强音乐欣赏
加强音乐欣赏可以让小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小学生进行欣赏,并引导他们分析音乐作品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新课改倡导下,学生在欣赏课中,在聆听每段旋律的时候,都可以发挥想象力,感受不同作品给自身带来的不同意境和情感。让学生无论是对作品还是对生活都有着极大地想象空间,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热情。
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引导体验、开展音乐活动、培养想象力和加强音乐欣赏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音乐教育,促进五育融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