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实验学校 朱丽丽
初中数学知识点众多且分散,传统复习模式往往按章节顺序进行,难以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网络,易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大单元复习则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相关知识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一、初中数学大单元复习的重要性
1、构建知识体系
大单元复习打破章节界限,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在“函数”大单元复习中,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整合,让学生清晰认识函数概念、图像与性质的共性与差异,构建完整函数知识体系。
2、提升综合能力
学生在大单元复习中需综合运用多知识点解决问题。如在“几何图形综合”复习时,涉及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锻炼学生逻辑推理、空间想象与数学运算等综合能力。
3、培养数学思维
大单元复习促使学生从整体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在“统计与概率”大单元复习中,通过对不同统计图表与概率模型的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处理与随机观念等思维品质。
二、初中数学大单元复习的实施原则
1、系统性原则
从整体规划复习内容,梳理知识脉络。如复习“代数方程”时,以方程的定义、解法、应用为主线,系统整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
2、关联性原则
强调知识间相互联系。如在“图形的变换”复习中,展示平移、旋转、轴对称对图形性质与坐标变化的关联影响,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在逻辑。
3、针对性原则
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重点难点。如针对学生函数应用薄弱环节,在“函数大单元”复习中着重加强函数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策略指导。
三、初中数学大单元复习的具体策略
1、单元知识整合
梳理单元核心知识,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总结,不仅可以使学生回顾一章内容的全貌,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以“三角形”单元为例,以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全等与相似等为分支构建导图,呈现知识框架,或制作概念图展示概念间关系。 又如,在运用思维导图对《整式的乘除》一章进行总结时,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整式的乘法、整式的除法、乘法公式等具体的知识点,还可以让学生理清幂的运算和整式的运算之间的关系、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的不同等。
2、专题训练设计
设计典型专题。如在“圆”单元复习时设“圆的切线性质与判定”专题,通过多道有梯度习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技能;还可设计跨知识点专题,如“代数与几何综合”专题,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问题情境创设
创设生活情境,如在“不等式”复习时,以购物优惠方案为情境,让学生列不等式解决问题;创设数学史情境,介绍数学家故事或古代数学问题,如在“勾股定理”复习中讲述赵爽弦图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与探究欲望。
4、小组合作学习
分组时综合考虑学生成绩、能力与性格等因素。如在“四边形”复习中,小组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关系,通过讨论、汇报、互评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能力。
5、多元化评价反馈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结果性评价以单元测试等衡量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程度;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复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小组互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借鉴,通过综合多元评价结果为教学调整与学生改进提供依据。
所以,初中数学大单元复习是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遵循实施原则,采用整合知识、专题训练、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与多元评价等策略,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能力与思维品质,为学生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初中数学教师复习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助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