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火连坡镇中学 李梦清
摘 要: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重要科目,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方式、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等多方面都对现在的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只有置身其中去迎接挑战,去理解和感受,去总结和反思,才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 感悟
一、带课标进入课堂
课程标准是一科教学的指导思想,如今的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把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精心备课。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式、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等多方面都对现在的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只有置身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去理解和感受,去总结和反思,才能有所突破。
二、精巧教学
“精”是指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要做好本节课各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必须要明确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心中有清晰的知识脉络和体系。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阵地,我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既学习知识,又感受生活。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突出知识生成过程,注重学习效果,因此又要突出一个“巧”字,实际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未必会按照课前的备课去教学。“巧”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比如,当联系到生活实际问题时,语言或风趣幽默、或夸张搞笑,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要点,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选好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受到熏陶。
三、更新教学观念,从知识教育转向全面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全方位的人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欢迎。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从单一的知识教育转向重视学生的全面教育。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校内不但能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四、注重知识反馈和强化练习
课后的复习与练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有力保障。为了做好这一环节,除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外,通过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体会前后知识的关联,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练习夯实基础、拓展创新。教师在对练习题的讲解中着力于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教会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学会对知识点的反用、变用;在讲解中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理解题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学会文字语言与数学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注重对数形结合、转化、类比、联想、划归等数学思想的应用;在讲解中教给学生筛选、排除、举特例、换角度思考等解题技巧与方法,让他们感受巧解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体验和喜悦,感受学习数学会使自己的思维更缜密,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从而享受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五、课后做好反思
教学中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可以为自己的教研积累经验。把教学中的灵光一现成功之处进行点滴的积累,会对你所教学的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会对你所教学的知识体系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和框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的全面总复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思考如何以教师的创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六、要有实干精神
教师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实干精神却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现在的严谨求学、将来的踏实做人和勤奋工作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课前的准备要做到实处,巧教巧学要做到实处,因材施教,个别辅导要落到实处,特别是对差生的转化则更要落到实处,因为转化好一个差生要远比教好一个优生更有意义。
七、端正评价态度,实现多元化评价角度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与生俱来的特点,每个学生内心都隐藏着一种巨大的潜能,只有在被外界激励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要懂得从多方面看待一个学生。新课标提倡学生全方面发展,重视德智体美劳各项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发扬个性,实现对学生的多角度评价。
八、注重数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都要到生活中得到实践。而数学新课标中也提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要重点强调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为起点,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演化成数学模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题:有两种电话业务,月租分别为15元和0元,每分钟话费分别是0.15元和0.3元。请问同学们哪种业务最合算?现在通讯发达,大部分学生都用手机,这也是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之一,学生通过建立不等式函数关系,计算出结果,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将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生活和数学是密切相关的。
总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只要我们本着勤奋好学、巧妙教授、善于思考、勇于实干的原则和精神,一如既往,再接再励,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