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 钱 晨
摘 要:自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只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才能凸显教育教学价值。为此,本文以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为例,分析如何采取相应策略妓,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初中 体育与健康 个性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注焦点。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要求教学理念必须以"以人为本"为主,积极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下重点结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分析,探讨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实施针对性教学措施,创新教学模式。
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呼声,强调通过教育教学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智育"为上,"体育"、"德育"、"美育"为辅。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体育"的重要性慢慢凸显,它是学生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保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主要由于学生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经历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通过引导学生个性发展,能够使学生更积极向上,在竞争中会走到到最前端,发挥自身优势,不仅体力上得到强化,心理上也会更加坚定。
2、有利于引导学生适应社会
对于初中生而言,逐渐摆脱了小学的幼稚,开始潜移默化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体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接触理论知识外,还可以促进社会实践。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通过体育项目与社会人士进行交流,像篮球赛、足球赛能,进而接触到更多的"球友",扩大交际圈,逐渐强化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鉴定基础。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1、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实施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在传统教学中,体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学生与教师并没有对体育施以重视的态度,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首先要从"激趣"入手,转变为体育教学的态度,充分带动学生学习激情,尊重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差异性,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运动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途径。除此之外,要按照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规范教学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器材、场地和活动项目,大大提高运动兴趣,为体育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2、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新课标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转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的角色,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措施。对于体育活动的实施,教师要从学生实际需求与特点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比如锻炼学生上肢力量时,除了传统的引体向上运动外,教师还可以进行民意调查,让学生开启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研究新的运动项目。有的学生倾向于做水平悬垂屈伸,有的学生倾向于做斜身引体向上,结合不同学生运动倾向,安排不同训练任务。由此一来,体育运动既能够切合学生实际能力,还可以缓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压力,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满足,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
传统体育教学习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会削弱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新课改下要求初中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实现针对性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各自体育运动基础上获得共同成长。以跳高训练教学为例,首先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有的学生比较肥胖,有的学生跳高动作掌握不到位等,教师要根据这些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对每一层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制定针对性训练指标。由于身体、生理等因素影响而不能正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可以分为A层,跳远技能掌握不到位的可以分为B层,急需锻炼提升跳远成绩的分为C层,可以安排A层学生为记录员,帮助训练学生记录成绩的同时,了解跳远的规范动作;安排B组学生和A组学生混搭为训练小组,组之间进行PK,一方面加速B层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仅是新课标教学要求,也是学生实现终身发展的必要措施。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生理和心理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吉小红.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22(01)
[2]姜杰.初中体育与健康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研究[J].内江科技,2020(05)
[3]刘志华.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