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 教学气氛 活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充分感受到:只有在数学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数学问题观察、分析,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能力,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课堂的前提条件。师生关系融洽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和调动课堂。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疑点,观察学生学习时的兴趣、意志和情感,通过教学的巨大热情来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应该语言亲切,神态自然,情绪饱满,课下,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耐心细致回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精神昂扬高涨,积极主动的配合课堂教学,与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科学调控,有效指导
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成资源如果调控好,课堂锦上添花,精彩无限,如果不能及时适时调控,学生的个性不能得到张扬,创新的思维可能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比如,对优等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下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提问时,简单的问题让中下等水平学生回答,难度稍大的问题则先让中上等水平学生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能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科学地思维,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不断的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只有经过了学生的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保持课堂的张力。
三、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姻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四、让生活实例融入数学
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胆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用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如教学“两步应用题”这一内容时,结合学校运动会场景设置“三年级3个班各有6位运动员,以及有2位裁判”的场景,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直接口答解决,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步应用题从而导入新内容的教学。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让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比如在教学完关于“相遇应用题”例题后,教师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晓阳.探寻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气氛的方法和策略[J].课堂内外,2019(24)
[2]谭辉.浅谈如何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气氛[J].基础教育研究,2020(10)
[3]宗兴波.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方法[J].现代教育教学(学术综合版),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