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五权朗诗希望小学 母云霞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必须体现其语言魅力,要能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爱好,以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黏住学生,使教学充满层次感和系统感。形成高效互动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导语设计
一、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导语设计存在的弊端
纵观教师课堂教学时发现,教师在进行“导语设计”时由于刻意的追求达到某种要求而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潜在的本质思想,毫无张力;二是过渡贫乏,扰乱节奏;三是主旨脱节,背道而驰;四是岛屿突兀,不知所云。甚至是牵强附会,词不达意。听者感觉课堂环节零零碎碎,各自为政,互不关联。这样的“导语设计”是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的。
二、有效的导语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一个趣味式的开头,以趣导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知识式的经过,以知连之,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瞬间有趣;一个情感式的结尾,以情感之,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融情入文。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就像磁铁,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可见,适时导入新课固然重要,而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精妙的引导铺陈语也能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而一堂课中新颖别致的导语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跟随教师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所以一堂课中各个环节上“有效的导语设计”是决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关键。
三、巧妙设计导入语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
执教者要能够根据教材实际、学生需求和课堂动态,灵活机智地进行课前导语的设计、对预设的导语加以调控和取舍,同时挖掘学生即兴生成的导向性语言交相呈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例如,教学《燕子专列》一课时,学生已经学过《燕子》这篇课文,这两课虽然是不同的课文,却都与燕子有关。在导入时可以运用这样的过渡语:“我们知道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的到来不仅给春天带来了生机,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但是,我们只知道它们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却没有想过它们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回来要克服多少困难。今天,我们就遇到了一群有困难的小燕子,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一起走进《燕子专列》吧!”。这样,在两篇不同的课文之间找到了相通之处,很自然地把它们链接到一起,从而能激起学生学好下文的欲望。
四、课中巧设导语使课堂教学掀起高潮共鸣
教学中注重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融合,既使课堂教学行如流水般自然,又能起到感情升华、高潮共鸣的作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教学中,教师要常用情真意切的过渡语去创造良好的教学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师傅的话时可以这样过渡:“师傅要徒弟在纸上画出最多的骆驼,大徒弟可能画了成百上千只,二徒弟可能画了成千上万只,而小徒弟只画了两只和一些山峰,却得到了师傅的高度赞扬,这时候假如你是画师,你会怎么给他们解释?”先让同学自己说,然后再引导学生读师傅的话。这样,有了自己的理解,学生就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是啊,我们一起来当当画师,给大徒弟二徒弟解释清楚。”学生读。“作为大徒弟的我还是没有听懂,谁再来解释给我听?”再读一读。通过教师的过渡语,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随着作者的思绪,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感悟文本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五、案例引导式过渡语是学生思维的转向灯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进情感体验,升华思想认识,学生所体验到的就会远远超出课本上局限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而生动的过渡语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打开,使学生的头脑新颖、独特,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尤为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而好的过渡语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发散思维的导火线。其实,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就要学会创新,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的例子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华佗分羊……老师可以先举例子,然后让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的导语铺陈是引导学生思维的转向灯,而案例引导式过渡语是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恰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向下一个问题。例如,教学《灯光》一课时,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讲关于灯光的事,然后看看文中的灯光意在让我们了解什么,懂得什么。学生便会列举出课内外了解到的相关歌颂革命先烈的文章,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战友邱少云》、《黄继光舍身炸暗堡》、《金色的鱼钩》等。教师接着问:你从他们的事迹中能感受到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学生总结归纳出: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舍身忘死,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逐渐被打开,而且逐渐升华。
总之,有魅力的课堂导语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金钥匙。能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迁移续接,达到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优化组合,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整体性,形成高效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