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化县第二中学为例
湖南省新化县第二中学 刘 兰
摘 要:本研究聚焦于新化县第二中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文献研究、课堂观察与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并进行实践验证。结果表明,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后,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思维活跃度及批判性思维倾向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本研究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与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批判性思维 教学策略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作为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教学中存在重语言知识、轻思维培养的现象。新化县第二中学作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致力于探索高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研究在该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新化县第二中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通过研究,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指导,推动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新化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每班各50名学生。
2、研究工具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和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课堂观察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阅读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法: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英语阅读学习情况。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分析
1、课堂观察结果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讲解时间过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主要关注文章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理解答案,较少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通常会先讲解生词和短语,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对于问题的答案,教师直接给出讲解,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课堂互动形式单一,以教师提问、学生个别回答为主,小组合作学习较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不高。
2、问卷调查结果
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前两个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分无显著差异,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和分析能力等维度上得分较低,表明学生在主动探究、接受不同观点和分析问题方面存在不足。在英语阅读学习情况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阅读课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文章内容创设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Friendship的阅读文章Anne’s Best Friend时,教师可以提问:“Anne为什么把日记当作最好的朋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作为最好的朋友?”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深入思考文章中关于友谊的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观点。
2、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观点和作者的意图提出疑问,不盲目接受现成的结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证据是否充分等问题。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文章中提出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是否可行?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议?”通过这样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意识。
3、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章的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例如,在阅读完一篇关于文化差异的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文化冲突?”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4、开展批判性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批判性阅读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撰写书评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完一部文学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作品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和行为,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价值观,并对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针对文章中的某个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1、英语阅读水平测试结果
实验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水平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阅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平均分提高了8.5分,且在阅读理解的各个题型上,实验班学生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班。这表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后,对两个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进行再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各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实验前,且高于对照班。其中,在寻找真相维度上,实验班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4.2分;在开放思想维度上,平均分提高了3.8分;在分析能力维度上,平均分提高了4.5分。这说明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得到了明显提升。
3、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学生在思考问题、质疑文章内容和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和倾向,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六、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新化县第二中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对批判性思维培养重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实施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小组讨论和开展批判性阅读活动等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倾向。
2、教学建议
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方法和策略,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实践。
课程设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如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和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Ennis,R.H.(1985).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Educational Leadership,43(2)
[2]Paul,R.,& Elder,L.(2006).Critical thinking: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learning and your life. 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 Prentice Hall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