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青麓学校 符丽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错字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于生字的教学,广大教师也十分重视,并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是拿过学生的作业本一看,错字别字又冒出来了。如何使识字教学得到较好的发展呢?我经过数年教学经验得出以下观点: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识字教学的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识字教学素养,充分利用现行教材,认真设计好各类语文的识字教学程序,讲究识字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这些素养包括汉字构字法的基础知识,汉字结构分析的基础知识,语音能力,写字的基本技能等。
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动画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汉字符号转换为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识字之旅。
三、鼓励学生大胆说,主动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双眼观察到的字形特点大胆的说出来,把自己的想法、疑问提出来,这样能更好地拓展孩子的思维。如教学“热”字时,一个孩子问到:“‘热’字为什么有四点底?”话音没落便有一个孩子说道:“我们热起来的时候就会流汗,那四点就象我们流的汗。”此时,教师没开口说一个字,问题已经从孩子的口中得到了回答,孩子们识字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四、加强识字教学,开拓学生的识字渠道
1、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识字的途径多种多样,例如,学生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广告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要顺势引导,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让他们能从生活中主动识字。教师结合课内学习,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复习巩固,同时,认识积累新的生字,通过以一回生,二回熟,多次阅读,多次认识。同时还养成了时时处处积累和应用语言文字的好习惯,使识字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
2、在活动中识字
活动课小学生最喜欢,教师要抓住活动这个有利时机,寓教于乐,展开识字教学。如:“猜字谜”——具有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例如“蒜”字可编成“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另外,开展读范文比赛,读报刊,讲故事等活动,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加强写字指导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要“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感受汉字形体美”的要求。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字时,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另一方面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写字,才能达到写字要求。
1、注重基础笔画和笔顺教学
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是识字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从最基本的横.竖.撇.捺等笔顺教起,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复杂的笔顺组合和笔顺规则。通过反复练习和示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为后续的识字和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视写字的批改
写字批改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识字教学的继续,。教师不仅要看汉字的正确性,还要重视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神韵等是否符合要求。
3、营造浓厚的写字氛围,把写字推向新的高度
写字不光存在于写字课上,他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写字氛围的创设,是提高写字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内开辟写字专栏,每天安排10至20分钟,写字时间定期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先进,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对学生写字素养的培养作用。
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实物识字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直观的教具以及图画等,建立起生字的具体形象,从而掌握生字读音,理解生字的意思。
2、游戏识字法:设计一些识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的拼写和认读,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比较识字法:将字形.读音相近或容易混淆的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掌握每个字的音形义。
4、部件分解法:将复杂的汉字拆分成若干部件,然后引导学生逐一认识这些部件,再通过组合部件的方式认识整个汉字。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提高识字的效率。
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不断的探索,还需要全面,快速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的教学添上精彩而隆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