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关市镇双溪中学 蒋 露
数学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必须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好一堂数学课,一是课堂管理,再是教学方法。俗话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离开了管理,或管理不到位,都会降低教学效率,数学教学应该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率。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管理呢?
一、有效备课,提高教学的预控能力
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教研工作,也最能反映出一个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在上课前要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使课堂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尽在我们的掌握中。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分配教学时间,分析教学环境。只有这些事先的教学设计工作准备充分,教师在课堂中才能根据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巧设疑问,启发诱导,才能保证教学活动在高质量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高效运行,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备好课堂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教师围绕教学进行知识积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技能、培养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等,都是很重要的“备课”。
二、灵活多变,掌握课堂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但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还必须有度。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常见的学习形式已被广泛地引入课堂,并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有位老师在上《花钟》一课时提问:“花儿开放的样子是一样的吗?开花的时间相同吗?”请分小组讨论。教室顿时热闹起来,那位教师反而显得无所事事。有的小组讨论漫无目的,缺乏有效引导;有的小组只是优等生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小组只是象征性的说上几句。整个课堂看似活跃,其实是散乱的活跃、假活跃。毋庸置疑,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师生交流的二维模式,构建了一个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三维模式,但千篇一律采用一种形式就值得商榷了。其实,讨论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而且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思考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方式的优点,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改善评价方式
对评价方式尝试改革,学习评价体现“多元性”。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的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确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还要善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师要从不同方面去评价学生,帮助每个学生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评价方式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动力,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课堂成了学生放飞思维、发展个性、愉快学习数学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