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靖州飞山小学 曾艳华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了探讨:弄清数学意义,培养数学思维;融洽师生关系,产生学习兴趣;开展趣味性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积极表扬和鼓励……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稳定性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任何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弄清数学的重要性,重视数学学习
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是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这仅看清了表面的数字运算,却忽略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要对数学学习内容理解、掌握,必须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而掌握了这些能力,可以为培养其他学科所需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有的学科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以下是我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几点看法。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指对事物观察、概括、推理,然后采用逻辑方法,正确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体现出来,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所必备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基础。
2、开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情感等与智力无关的心理因素。兴趣体现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在其他学科中也需要,数学更是如此。只有具备良好的动机,加上浓厚的兴趣,才可能对一门学科有兴趣,这就成为学好数学知识的首要条件。
3、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能以自己的妄想来断定结果。没有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只能误导学生。因此要用科学的观点来学习数学知识。
二、融洽师生关系,产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厉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教师对学生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趣味性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就可以不要做家庭作业了。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这是不允许的。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不能给低年级的小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但高年级时布置一些以质量取胜、且适量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高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还是要做的。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四、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1、角色的转换。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教师仍占据“领导者”的角色,学生只会成为听话的“羔羊”;教师要使自己变成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突破难点、提供参考信息;要成为一个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要成为一个仲裁者和鉴赏者,为学生的“拨乱反正”进行品赏。这样,才能有意识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进行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五、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总之,要使课堂气氛活跃焕发生机,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农村学生喜欢这门课,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有价值,让数学教学逐步从低效走向高效,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数学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韦志初.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J].中国教工,2020(25)
[2]胡廷欣,童其林.充分利用习题特点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01)
[3]胡水荣.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浅谈[J].教育研究,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