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斗鸡台小学 薛睿芳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语文核心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去积累养成。那么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达成识字目标是我们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起点,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识字量的多少对今后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仔细研读课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我们会发现,识字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同时是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学习思维,更是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因此识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教师的教,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在有效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演变过程,欣赏汉字美,渗透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一、探索汉字奥秘,有规律的识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特色鲜明,凝聚了祖先无穷的智慧,其创造之美,文字所涵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刻是其他文字无一可比的。汉字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靠形状来表示意义,其中蕴涵许多造字规律。新课标中指出教学中要通过观察、分析、整理,让学生发现汉字构字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教学时渗透汉字形成过程及构成规律可以使学生掌握好生字,拓宽视野,同时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为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1、象形会意识字法
“日、月、山、石、田、土、井”等这类字是由古代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长长鼻子是大“象”、用竹毛制成“笔”等,通过形象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直观印象,可达到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教学中可渗透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利用形象的甲骨文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同时让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悠久,感受汉字方正之间的文明底蕴,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小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形声辩音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清”,左边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右边“青”是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教学中,教师可拓展归纳,让学生寻找以“青”为声旁的字“请、情、晴、蜻”等,加上不同的部首表示不同的含义,但发音相似。这样从形声字的特点出发,寻找生字规律,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生字。
3、部首示意识字法
偏旁部首是汉字构成中非常强有力的部件,她让复杂的汉字在构成上特别有规律,不同的部首表达着不同的含义,“提手旁”与水有关,如“拉、提、打、”等;“口字旁”与嘴巴、语言有关,或者可以表示方形的东西,如“吃、喝、吐、园”等;还可以编儿歌,如“妈”是女字旁,妈妈妹妹是女士;“流”是三点水,河水流动哗哗哗;“花”是草字头,花儿盛开属植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部首进度,有计划的帮助学生梳理部首的表意功能,归纳还有部首的生字,让学生了解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掌握部首的表意规律,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4、字形变化识字法
汉字千变万化,有很多奇妙之处,很多汉字多一笔、少一笔,换个部首就会变成另一个读音、意思完全没有关联的字,新课标中指出,学习汉字时要让学生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间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汉字这一特点,达成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识字,可以以游戏或竞赛形式开展识字活动,如变一变,给汉字加一笔:“日、大、本”;给汉字减一笔:“田、白、全”;给汉字换个部首:“课、值、语”等等,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形近字,正确识记汉字。
二、回归汉字本真,从生活中识字
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当它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还能在强化生字教学的同时,发展语言。因此,指导学生认识汉字,可将生活中的事物展示在学生眼前,也可让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把字与事物相联系,体会字与生活的关系。
1、情景识字
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中也指出学习汉字要让学生感知汉字与生活的关系,所以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到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在情境中识字,如在学习木字旁的字“柜、床、椅、桌”等时,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家中,寻找与“木”有关的家具、事物,认读与“木”有关的生字,让字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难记的字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中也能轻松地记住了。
2、图画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休”时,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有个人累了,正靠着树干休息呢;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字形、字义画一画,如“田、水、日”;还可以给汉字编故事,如教“坐”时,学生说“古时候,有两个人在田地里干活,干累了,他们就坐在土堆上歇歇”。这样生动的让识字形象化,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让汉字深深印入脑海。
3、演示识字
每个人都有表演的欲望,也都有表演的天赋,尤其是小学生表演欲望特别强烈,他们都渴望有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只要因势利导,根据字的特点进行动作演示,激起识字兴趣。如“看”:双手放在眼睛上方向远处翘望,同样在教学“推、拉、摇”字时可采用表演的方法。识字教学中创造合适动作表情表演,可让学生迅速识记生字。
4、魔术识字
学习汉字的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章可循的,教学中通过“变魔术”游戏,在熟字的基础上认识新字,可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如在“一”的基础上逐渐加笔画而变成另一字:一 二 三 王 主 玉 全 金,在变的过成中,随时教孩子不认识的字。教师演示几次后,会引起孩子很大的兴趣,这时,让孩子变给别人看,他就会努力记住要变的字的样子、读音,变几次后,不但认识了更多的字,而且对字形也能熟记。
识字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我们依照新课标要求,仅仅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掌握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做到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尊重学生认知,尊重学生能力,挖掘汉字特点、规律及发展过程,学生不但能掌握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创新的火花时时会迸现,让识字更有趣、更轻松、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