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朗诗五权希望小学校 岳建梅
摘 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取决于计算速度与计算的准确率,其中准确率要高于计算速度,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笼统的来说分为内在和外在,内在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兴趣,外在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题的思维能力。所以提高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数学即是数学中的重要一环,又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加深理解 注重练习 思维训练 培养习惯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最重要课程之一,计算无疑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通过机械式的重复做题,大量的练习,只注重计算结果而对计算过程置之不理成了过去数学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课改之后,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自主能动性,而忽视了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主导作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就成为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亟需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加深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
若要学生学好小学计算,就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计算法则及算理,对“怎样算”要明确。“第一印象”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在短期内很难消除错误感知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教师在讲授计算的新知识时,必须明确算法和算理,算法和算理同等重要,算法和算理都是需要学生牢牢掌握的。算法是“怎么算”,也就是计算法则,算理是“为什么这样算”。如2/9+5/9=7/9,算法是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法则(分子相加,分母不变),而算理是2个1/9加上5个1/9等于7个1/9。新课标实施以来,部分教师对算法多样化教学理念产生了片面认识,一味要求学生追求多种算法,忽视了算理的教学,这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只有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计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牢牢掌握计算法则、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二、注重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
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有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最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愿学”、“我想学”。针对小学生好动,持久性、稳定性比较弱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许多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的技巧。比如:每堂课一上课,教师可以安排3至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们每人准备一个口算本,这样练习,会调动学生的速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可以多种形式变换着练习。比如:听算训练、口算抢答、视算练习、口算游戏、接力赛等等。多形式的计算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这样的学习氛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 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 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 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 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思维方法。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 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 、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 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 ,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 动手解题;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 整齐美观;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 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 正确程度。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需要掌握影响学生计算水平的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予以培养,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志芳.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9(9)
[2] 李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3)
[3] 罗秋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学论坛,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