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赵娟娟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身教学行为不断反思的一种行为,又可以成为“反思性教学”。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反思增长专业技能,实现知识创造、实践、创新与应用。新课程改革后加剧了教学反思的进程,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成为教师反思的主抓因素。所以,本文立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教学反思下的具体教学措施,实现教学创新。
关键词: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一直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原动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中,教学重心在于知识传授,教师往往按照已有的教学经验实施教学流程,缺乏灵活的变动,造成一系列问题阻碍着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反思,完善教学过程,实现动态化教学。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不是一项针对性研究,涵盖到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内容重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活动设计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生能否接受等。总的来说跨越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学反思中教师需要准确捕获反馈信息,结合教学经验灵活地做出调整,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判断教学措施与目标的合适性。在教学过程方面主要回忆教学效果与目标是否相符,是否实现“教”与“学”的和谐性,能否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过程等。在教学策略方面从感知、理解、重组、验证等各个环节反思策略与实际学情的融合,力求实现生态课堂。
二、教学反思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反思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落实
新课改教学理念重在强调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它是知识探究、发展过程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地理教学中为了切合实际摆脱“假太空”,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实现情感态度的渗透。在教学前,反思自己上一节课程中教学出现的优势和劣势,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分析不同课程针对性教学目标。
例如《平行线的性质》一课主要学习目标是理解平行线性质,通过性质探究,从中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学习重点是平行线性质探究过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对平行线及其判定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断能够根据同位角判断出平行线的平行,此时教师需要反思如何将两部分知识进行串联,增强学生对平行线知识的情感认识,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
2、反思数学教学方式与学生认知程度的融合
进入初中数学难度和深度都会加大,学生难免会有些迷茫。再加上数学学科是研究数量、代数与几何之间关系的自然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念性。此时,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会弱化教学效果,学生无法从心理上接受数学学习。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反思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及时掌握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情况,反思问题设置,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使数学教学稳步前进。
例如学习《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一课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形成完整的探究思路,像“什么是全等三角形?”、“要画出一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需要几个与边、角大小有关的条件呢?”、“该如何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呢?”等。学生自己动手发现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能够实现图形结合,发展数学思维,今后数学图形探究中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3、反思学生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学效果除了在考试分数中体现,最重要的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教学反思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考虑这些因素是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教学效果反思,不仅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确定教学方向,提升教学效果。此环节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操作验证学生学习效果,准确把握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要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
例如完成全等三角形知识教学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全等性质测量距离,实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其中最常见的案例就是测量学校旗杆高度,利用全等三角形角度相等,边长成比例等性质,绘制和旗杆所在三角形全等平面三角形,求出旗杆高度。整个过程中观察学生操作过程,指出问题所在,了解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策略调整,学生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实践意识,发现数学学习奥妙所在。
综上所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综能力,以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过程开展,需要实施反思性教学,将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批判性的、有意识的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与再认识,实现教学相长。不断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强梅.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与“思”探究[J].成才之路,2018(09)
[2] 廖其锦.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课模式“四环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
[3] 王鑫.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课模式“四环节八步骤”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