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 冯 莉
摘 要:幼儿对绘画向来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全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好形式。同时,也是幼儿发挥自由想象、创造的理想乐园。
关键词:绘画兴趣 创造思维 观察能力 自由创作
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幼儿园美术教育则是促进幼儿智力和各种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启蒙教育。就此,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实践,谈一谈自己对幼儿美术能力培养的粗浅认识。
一、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绘画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周围色彩视觉环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给人带来的愉快感觉,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装饰,都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鲜明,画面的栩栩如生,给幼儿以强烈的刺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美、欣赏美、感受美,此外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玩色,通过吹画、合印画、喷洒画、手指点画、手印造型等有趣的形式,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和多变,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我想画”的愿望。
二、利用美术活动,培养孩子创造思维
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明确幼儿美术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而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不一定非去要求幼儿的作品多么形象逼真,讨论幼儿的作品象与不象,而是去关注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达到身心愉悦。通过近几年来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活动经验的积累,我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做到:(1)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入生活。带领幼儿欣赏大自然的景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寻找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使幼儿对一些事物的外形结构、色彩等基本特点具有初步了解。(2)着重培养幼儿美术的综合能力。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不容忽视。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按个人意愿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创造性。在活动中,教师应多用肯定、鼓励、欣赏的态度,让幼儿真正感到教师对自己的作品感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3)在幼儿美术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当幼儿遇到困难,产生疑虑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和点拔,作出必要的讲解,指导出问题的关键。当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时,不仅通过叙述、讲解,而还要通过具体的演示,引起幼儿表现美的兴致和愿望。
三、利用美术活动,发展孩子观察能力
幼儿美术创作的第一步,要学会观察。观察就是从客观生活入手,它为幼儿发挥想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培养了幼儿们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精神。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先从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入手,增强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学会欣赏美。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许多局限,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大都限制在教师的说教上,在幼儿的头脑中有自己对事物的表象和意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引导幼儿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幼儿对美的发现、认识和欣赏,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活动中,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让幼儿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形成和结构,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从细小的变化和差别中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为感性生活经验形成表象和意象打下基础,从而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利用美术活动,鼓励幼儿自由创作
前苏联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自由飞翔,让心手合一,让色彩写在每一个幼儿的脸上,这才是儿童美育的灵魂。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的童年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哪怕是在大人看来是很无厘头的,我们也要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差异,鼓励他们自由创作。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非常注重临摹,把简化了的图形作为某个事物的形象符号灌输给学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果成人先入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使儿童形成思维定势和表现定势,儿童学会了这些形象公式,套用在自己的画里,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临摹教学严重限制和扼杀了儿童主动发现美的能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不敢大胆表现了,画出来的画没有个性,缺乏独特的心理感受,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尽量不要作范画,要鼓励学生运用各种绘画工具,运用各种表现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儿童绘画的目地并不是画得与真实的一模一样,所以儿童画与专业的美术创作并没有太大关系,教师也没有必要过早、过多地向学生灌输那些不可能被他们接受的技法知识,应该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让他们去主动感受身边的美,富有创意地去表现身边的美。尊重幼儿的个性,鼓励幼儿自由创作,让幼儿在美术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这是让幼儿爱上美术课的第二个法宝。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